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行政思想
纵观胡寅思想,我们可以对胡寅的社会行政思想的主要特点作一小结:
第一,其思想始终以“尊王攘夷”为其宏旨。维护宋王朝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这是胡寅理论和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其终点。无论是修内政,还是平内乱、攘外夷,其根本目的都是想恢复北宋王朝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并力图实现其理想中的统治模式。
第二,轻民思想。对于下层民众,胡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他也曾上书建议统治者爱民、以民为本,但他仅仅把民众看作是被统治的对象,只要求统治者作到使民不乱即可。“固结百姓将离之心,勿致溃叛,乃爱民之实也”。他还认为民众是是非之端,“凡事皆本于民,无民则无事,无事则无官,而民终不能无也,故因事建官,使民出粟以养之事治则足矣”。民众奉养官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对于人民的起义理所当然地应予以镇压。可见胡寅地行政思想指向是从上到下,由内而外的,这完全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现实体现,走的是修、齐、治、平的思想理路。
第三,坚守儒家传统学说。胡寅论事皆以儒家元典为据,其言行皆以礼为守则。湖湘学派务实的思想、原始儒家身体力行的实践思想在其身上明显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寅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儒家。但是正因为如此,胡寅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对王安石的变法和其新学都有所排斥,他要求的是用儒家传统的治世之道来拯救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然而其学说多不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后人这样评价他所著的《读史管见》:“寅作是书,因其父说,弥用严苛。大抵其论人也,人人责以孔、彦、思、孟,其论事也,事事绳以虞、夏、商、周。名为存天理,遏人欲,崇王道,贱霸功,而不近人情,不揆事势,卒至于窒碍而难行。”这也可以作为对胡寅整个思想的一个评价,虽然此评有刻意抨击宋明理学之嫌,但也有可借鉴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胡寅的社会行政思想深深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南宋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辽、金等国强悍的攻势相交织而形成的强弱鲜明对比为其背景的,而其思想源头则终归于儒家正统元典。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特有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新儒学的兴起是否因单纯的道统延续的使命感使然;近世以来的实学救国思想的渊源何在;儒学的真正意义或其真谛是什么,等等。胡寅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我们如何去正确、客观地对待他以及他所反映的历史和由他而引发的思考,这是应该继续深入探讨的。
生平详述
胡寅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年五十九岁。(宋史本传作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此从《三续疑年录》据《福建通志》)安国养为己子。少桀黠难制,闭於空阁。阁中有杂木寅尽刻成人形安国道:“当设法移其心。”乃置书数千卷。年余,寅悉能成诵,不遗一卷。宣和间,中进士甲科。靖康初,(公元1126年)因何桌荐,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学。迁起居郎。金人南侵,上书宋高宗,言当纠合义师,北向迎请,不宜遽践大位,遂奉祠归。复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时议遗使入云中,他上疏寝罢使命。高宗称他词旨剀切,深得献纳论思之体。未几,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秦桧素恶他,虽巳告老,愤尚不平,坐讥讪朝政,安置新州。桧死,得复官。卒,谥文忠。学者称致堂先生。寅为文,根著理义著有斐然集三十卷。他在谪所,曾作读史管见数十万言及论语详说,均《宋史本传》皆行于世。
水龙吟
宋代:胡寅
玉梅街腊传香,瑞蓂秀荚开三四。莲花沉漏,熊罴占应,洛阳名裔。岁比甘罗,便疏同队,累棋观志。向修文寓直,仙楼侍宴,梁王宝、真难俪。
多少襟怀未试,暂超然、壶中游戏。行看献策,归瞻旒藻,常勋游记。歌畔巫云,舞回邹管,金钗扶醉。有阴功不乞,丹砂十纪,寿祺全畀。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
宋代:胡寅
祝融朝日丽东天,袅袅西风紫雁前。
千玉散青攒叠巘,万云流白涨晴川。
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宋代:胡寅
梅花如梦李成尘,却伴酴醿过晚春。
未要烘晴千树白,且看带雨一枝新。
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宋代:胡寅
野老山园未省开,今朝何事客俱来。
炎荒有此清凉地,剪水装林绝点埃。
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宋代:胡寅
共传嘉树锁山阴,冰彩瑶光自一林。
未必甘滋追大谷,照人风韵故能深。
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宋代:胡寅
清游当日兴怡融,无奈如比雨映空。
闻道只今方烂漫,莫教飞趁楝花风。
和单令九日二绝
宋代:胡寅
爽气深秋彻九霄,凭高眼界迥寥寥。
凄风但可开黄菊,零露行庆到蓼萧。
和单令九日二绝
宋代:胡寅
行乐从来贵及辰,况逢节物一番新。
病夫久矣捐杯酌,怅望临风落帽人。
和单令自龙山迎月而归
宋代:胡寅
招提炉上宝香氲,问信浮屠作祖人。
想得妙心同水镜,故应归路见冰轮。
清辉万里无穷雪,净观千山不隔尘。
欲识新诗惟累句,颇惭曹植与君亲。
和单普二首
宋代:胡寅
能向词江挹彼清,爱君诗句早知名。
百家悬镜知妍丑,一字提衡有重轻。
画话岂淹三友益,简才方廓四聪明。
肯临蔀屋相辉映,自愧常谈只老生。
和单普二首
宋代:胡寅
弃捐孤陋与谁邻,插棘诛茅漫隐沦。
乱思诗书随手揭,慰怀风月逐时新。
惭无用舍行藏道,有愧东西南北人。
久矣笔端尘土暗,因君聊复拟心神。
和德施赏金沙
宋代:胡寅
笼纱未暗尘,锦幄又经春。
有艳晓酣酒,无言时恼人。
后先争绚倩,开落自仍频。
相对长松树,香心结蕊新。
和邓友直
宋代:胡寅
坐看鼓树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游。
晓岸林峦光写镜,夜客风露冷涵秋。
謏闻岂解论三豕,涩思真如曳九牛。
但喜维舟时接席,一篇珠玉胜封侯。
和范元作二首
宋代:胡寅
江北风尘静,江南水竹居。
世交论契厚,岁晚莫情疎。
劚雪重培菊,临溪易买鱼。
潇湘有旧约,相就不投书。
和范元作二首
宋代:胡寅
仇虏何须杀,调和乃妙机。
又闻坚誓约,不用讲攻围。
六月鹏南徙,三春雁北归。
自知同斥鷃,蓬菊且卑飞。
和范元作五绝
宋代:胡寅
马迁法左氏,实录系日月。
孰传经世学,傥可论绝笔。
和范元作五绝
宋代:胡寅
久矣閟大音,无讥郐以下。
一闻入圣处,万古洗凡马。
和范元作五绝
宋代:胡寅
种学根不深,履道乃邮传。
欲收反约功,必也破万卷。
和范元作五绝
宋代:胡寅
挟策博塞殊,愚智相千万。
反躬诚且乐,此事要早办。